食野社

文摘/随笔
——餐盘上以肉和土豆为主,还是少砍一些人头为妙。

主页:斋鸦

外国文学参考资料(上册)

书名:外国文学参考资料(上册)

作者:穆睿清 姚汝勤

[1]

“拜占廷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2]

德廉美修道院是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体现。它表现了拉伯雷人文主义的政治、社会、宗教主张。这个修道院无论男女随时都可进入,也随时可以退出,里面没有繁琐的宗教仪式,没有任何束缚人的清规戒律,人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愿喝酒就喝酒,愿散步就散步。修道院的唯院规就是:“做你所愿做的事”。这正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个性解放的口号,在当时具有无可置疑的进步意义。同时拉伯雷的人文主义理想也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德廉美修道院只接受“出身清白、举止高雅、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吃穿讲究,从不为生活奔忙,人人称心如意地发财致富,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可见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在抨击封建特权时,虽也多少反映一些被压迫人民的愿望,而一谈及他们的正面理想,就只能表达资产阶级的愿望了。


[3]

“《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服坏人是他的唯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拜伦)


[4]

堂吉诃德只要不牵涉骑士道,他的神志就十分清醒。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他对社会的批判,对战争、法律、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的见解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清醒时的堂吉诃德是一个热情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者。


[5]

“堂吉诃德专为我而生,我此生也只是为了他。”(塞万提斯)


[6]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鲁迅)


[7]

批评界对弥尔顿的看法形成了两个派别。一派是唯撒旦论的误解;他们把弥尔顿看成象他们一样的叛逆者。他们的态度可用布莱克说过的一句话概括:“弥尔顿属于恶魔派而不自觉。”这样,实质上恶魔就变成《失乐园》一诗的真正主角了。另一派评论家也把重点放在这首叙事诗上,但他们把弥尔顿的思想、道德、信仰当做已成过去的原教旨主义(即一切教义应根据圣经的记载)加以摈弃,只欣赏诗中风琴式的语言。


[8]

“他的光荣什么也不少,我们的光荣少了他。”


[9]

“为了让这部作品多少有些连贯性,于是就放进了一个虚构的人物,而这个人物的描写又并不求其完整。”哈洛尔德的形象确有诗人的影子,他反映了诗人世界观里个人主义的某些个性特征,并不等于说就是诗人自己。他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部分贵族青年的精神面貌。他们受到了法国革命进步思潮的冲击,同情广大受压迫的人民和风起云涌的解放运动,反对暴政。但是由于世界观的局限,看不出社会罪恶的根源,找不到具体的斗争道路,他们不满,抑郁,苦闷,悲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反抗只能是消极的,与事无补的个人主义的反抗,不是逃避现实,就是以堕落的方式来反抗腐朽的统治。哈洛尔德的形象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10]

“灵感之不可解者,诗人是解释者;未来之昭示于现实者,诗人是镜子,显出其巨大的形象;诗人的诗句,足以表示诗人自己所不体会的感召力;诗人的力量,不为他人所左右,而能左右他人。诗人是世界的立法者,虽然无立法者的称号。”(雪莱)


[11]

作为一个资产阶级诗人,雪莱也是不可能超出时代和阶级给予他的局限的,从总的方面说,他的世界观是革命的、唯物的。但他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看法,又往往是唯心的。他看到了现实社会中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但又把人类历史归结为抽象的“善”与“恶”的斗争;他对人类社会的光明前景怀抱着坚定的信念,但又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是受到一种神秘的“必然性”的支配;他肯定了用革命暴力去推翻专治统治,实现被压迫阶级的解放,但又夸大了“爱”的作用,把“永恒的爱”当作改造社会的伟大力量。


[12]

雨果认为,世间存在两种法律,一种是高级的,一种是低级的。高级的法律就是仁慈和爱,低级的法律是刑罚。


[13]

“个人主义一变成自我中心主义,就会创造出多余的人。”(高尔基)


评论

热度(9)

©食野社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