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野社

文摘/随笔
——餐盘上以肉和土豆为主,还是少砍一些人头为妙。

主页:斋鸦

他们的世界

书名:他们的世界

作者:李银河,王小波

[1]

为了使人们对同性恋现象有一个客观的了解,金西还创造了性关系连续体的理论。他认为,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现实社会在一切方面都呈现为连续体。他的理论将绝对异性性行为者到绝对同性性行为者的中间过渡状态,概括为七个等级:

0级——绝对异性性行为;

1级——偶有一两次同性性行为,而且绝没有异性性行为中那样的感受和心理反应;

2级——同性性行为稍多些,也能不明确地感受到其中的刺激;

3级——在肉体和心理反应上两种行为基本相等,一般两者都能接收和享用,无明显偏爱;

4级——在肉体和心理反应上,同性性行为多于异性性行为,但仍有相当多的后者,还能模糊的感受到后者的刺激;

5级——只是偶尔有异性性行为及其感受;

6级——绝对同性性行为。


[2]

弗洛伊德是如此解释俄底普斯情结(恋母情结)对同性恋形成的影响的:我们注意到,双亲的健在与否是很重要的。童年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父亲,有利于性倒错的发展。每一个我们所检查过的性倒错者,在他童年的最初岁月里,对女人(通常是其母亲)曾有过一段极其强烈但短暂的“固置”,其后,他们自己模拟了那个女人,而以自己为性对象。这就是说,他们根本上是自恋的,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年轻男人来爱,就有如他们的母亲爱他们那样。(弗洛伊德,第50-54页)


[3]

西麦里等人以22至65岁的同性恋者为对象,研究了乱伦经历对形成同性恋倾向的影响。他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无乱伦经历者;第二组为有在核心家庭中乱伦经历者;第三组为有人扩大家庭中乱伦经历者。研究发现,同性恋者中有乱伦经历的比例很大。其中男性多为同性乱伦(父与子,兄弟之间);女性多为异性乱伦(父与女,兄妹之间)。研究对象对核心家庭中的乱伦经历和异性乱伦经历多持否定态度;对同性乱伦和扩大家庭中的乱伦则多持肯定态度。


[4]

一位同性恋者对同性恋对子不能长久这一现象作出如下解释:两个同性恋男人之所以不能长期在一起,是因为我需要的也是你需要的。同性恋大部分是胆怯的、文弱的,希望对方是彪悍的、阳刚的。不信你看画男性肖像画得最漂亮的,准是同性恋男人,因为一个同性恋男人喜欢的是一个真正的异性恋男人,一个真正完美的男人。所以,两个男同性恋者只会在有共同利益时,才长期住在一起,不是利益关系的话不会长期住一起。由于在一起时都希望对方更象男人,所以不能长久。这段分析颇似影片《蜘蛛女之吻》中那位同性恋者的自白:我始终在等待一个真正的男人,可是真正的男人要的是真正的女人。这其中的辛酸,真不能为外人所知。


[5]

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同性性行为中的角色问题上,首先应当划清一个界限,即性行为方式中主被动这两种角色与性别角色中男性女性这两种角色之间的界限。因为男同性恋者虽然在性行为方式上与男异性恋者有所不同,即有时会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但在性别角色的认同方面,却可以与异性恋男人没有重大差别。许多同性恋者甚至努力将男性的社会角色扮演完全,其中包括做丈夫、做父亲,履行传宗接代的男性职责。

在同性性行为中,确实存在着角色差异,具体表现为,有人扮演支配的、施与的、主动的角色,有人扮演服从的、接受的、被动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区别,很容易被误解为男性女性的区别,我们的调查对象在叙述中偶尔也用这样的字眼来概括主动角色与被动角色的区别,但这两大类角色概念显然并不是一回事。


[6]

关于男同性恋角色认同问题的复杂性,正如斯克拉顿所说的那样:男同性恋是把对方当作男性来看待的,其复杂性在于,条件是要求对方也扮演女性角色。(斯克拉顿,第254页)换言之,把对方当作男性看待,同要求对方扮演的角色并不一致。在要求对方扮演女性(实际上是被动)角色时,还是可以把对方当作男性看待的。由于在性行为中扮演主动还是被动角色并不完全决定于自我性别角色认同,因此大多数人在性行为中经常交换角色,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性别认同。


[7]

有人对角色互换作出的解释是:怕失去对方。一为调查对象是这样说的:如果找到弱的就扮演主动角色,找到比自己强的就扮演弱的被动角色,也互相交换角色,因为怕失去对方。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不见得只愿被人满足,也会愿意满足别人的要求。这样双方都会满足。这一点象异性恋一样。

凯查多利提出:同性恋者大多数是交换角色或不分角色的。但也有区别主动与被动角色,男性与女性角色的。有人强调自己只有一种角色,从不换为另一种,例如在监狱中就有这种情况,还有古代也有这种情况。(凯查多利,第337页)监狱中的同性恋者就多属于境遇性同性恋者,他们中间的同性恋对子多为保护人和被保护人、强奸者和被强奸者的关系,其重心不在于恋情,而在于权利关系,因此是不会互换的。古代同性恋者有些属于嫖客与男妓之间的关系,或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古希腊),因此也不互换角色。

我们调查中也发现过一些男性十足,从不扮演被动角色的同性恋者;当然也有极少完全扮演被动角色的个案。一位调查对象说,他的两个朋友从不换角色,一直是女性(被动)角色。还有一位中年同性恋者在被问到他习惯于哪种角色时说:我和伴侣之间有角色区别,我是女性的,他是男性的。


[8]

在男同性恋社群之中,有相当多的人不愿固定角色。在同性恋行为中他们对性伴侣的看法,可以称为兄弟情谊(brotherhood)。这种观念或许是从社会同辈男人的相处方式中脱胎出来。

当一位同性恋者渴望能够得到他意中人的钟情时,往往会说:你对我干什么都可以,以对方喜欢的性行为方式来取悦于人。此种行为的意义,实在近似在传统文化中女性近似的实质,即作出肉体上的牺牲,换取对方心目中的地位。故此从实在意义上说,将这类被动角色视为女性角色,将另一方视为男性角色,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近代科学已经证明,女性在生理上获得观感的能力不弱于男子,近代观念的发展,也反对把女性禁锢于无性状态,让她们在性的方面等待男性的开发。因此我们宁愿不用男性女性角色的概念,而使用主动被动角色的概念。


[9]

两人感情好了,交情在那儿,再发生这种事就好象对不起对方了,不好意思再做这种事了,两人象亲兄弟似的,我就不好意思做,他再做也会觉得对不起我。


[10]

从问卷数据来看,大多数男同性恋者并不喜欢男性有女性性征,而是更喜欢男性性征。在体征方面,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喜欢宽肩窄臀,认为性感,没有一个人选择喜欢窄肩宽臀。其次喜欢的体征是身材高大,这也是典型的男性第二性征。喜欢肌肉发达的人也比较多,仍属于男子第二性征。然而,也有不少人喜欢肤色白净。喜欢文静漂亮的人多于喜欢粗犷剽悍的人。在调查对象所喜爱的男演员中,喜欢三蒲友和的人数大大超过喜欢史泰龙的人。我们认为,这里或许有人种及文化差异造成的取向差异--西方人认为肌肉发达、粗犷剽悍的男性最为性感,而中国人则喜欢白面书生型的男子——但也可能是男同性恋的性感取向,即不喜欢男性特征过分明显的形象,而喜欢有点女气的男性。

同性恋者是否喜欢男人长得女气是因人而异的。一位调查对象提起某人时说:他长得太漂亮了,穿上军大衣和女的完全一样。可也有些同性恋者讨厌女气,例如说:有的男人有女气让人恶心。但也有例外,我认识的一个男孩子,有一种活泼的孩子气的女气,很可爱。由此可见,同性恋者也并没有一种统一的审美观,这一点和异性恋很相似。


[11]

正因为年龄在同性恋的择偶标准中十分重要,很多人都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确切年龄。一位调查对象拒绝回答关于他年龄的问题,并很有把握地说:人人都不愿告诉别人自己的岁数,不信你问一个人多大了,他肯定回答一句:你看我多大了?我们说,这倒有点象在西方社会中不要询问女性年纪的忌讳,他笑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其原因据我们分析,主要是因为在择偶过程中,年龄是个敏感因素,而同性恋的生活特征就是不断地处在择偶状态中;其次,年龄比起职业、教育程度这些资料,是一个更易确定某人真实身份的线索。处于安全上的考虑,许多同性恋者也不愿暴露自己的确切年龄。

总而言之,在择偶标准上,同性恋跟异性恋在充分个性化这一点上没什么差别。用一位调查对象的话来说: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有人找好看的,有人找小孩,有人找中年人,有人喜欢对方健谈,懂道理。还有人赞成异性恋爱心理学中的互补理论,即人们喜欢特征与自己相反的人,比如说我吧,过去有一阵又黑又胖,就喜欢又白又瘦的人。那些干干净净的男孩就喜欢倒脏土的。

问卷数据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个发现是,调查对象们无一例外地认为男子也应该注重穿着打扮,而且在回答您本人是否注重穿着打扮一问时,全都给了肯定的回答。


[12]

一位年轻漂亮的同性恋者说:追我的人是爱我的粗犷、刚毅、英俊,不是为了打扮成女的一样。有时候打扮得过分一点,也不是为了显出女气,而是为了让别人看出自己是这种人,证明自己高雅,不是为了使自己象女人。正如凯查多利所指出的那样,有时同性恋者以独特的方式说话,穿戴独特的装束,并不完全能代表其性别认同,而是作为同性恋社区成员的一个标准体现出来的。(凯查多利,第332页)


[13]

照一般人的想法,与其如此煞费苦心制造离婚,还不如干脆不要结婚。其实不然。如前所述。同性恋者结婚有一个隐蔽的功能是人们没有想过的,即取得离婚者身份,以便过无人打扰的单身生活。一个大龄未婚者与一个离婚者的处境是十分不同的,前者会不断受到亲友的规劝、同事的”热心帮助“及各种干扰,而对离婚者的打扰却少得多。人们或者以为他们保持单身生活是因为前次婚姻所带来的难以平复的心灵创伤,或者以为他们是因离婚者身价下跌难以再婚(对我国征婚广告的研究表明,中国人把是否初婚看得很重),只好随他们去,于是这些同性恋者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过独身生活了。


评论

热度(32)

©食野社 | Powered by LOFTER